ISBN号说明
ISBN号是国际标准书号(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)的简称,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。ISO于1972年颁布了ISBN国际标准,并在西柏林普鲁士图书馆设立了实施该标准的管理机构---国际ISBN中心。现在,采用ISB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:图书、小册子、缩微出版物、盲文印刷品等。当前,ISBN号有10位数字和13位数字两种。
10位数字的ISBN号是2007年之前使用的号码,分为四段:
1、组号:代表出版者的国家,地理区域,语种等。我国的组号为“7”。
2、出版者号: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(出版社,出版公司等)。
3、书名号:代表某出版社所出版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书名。
4、校验位: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字,用以检查ISBN号转录过程中有无差错。
例如:《Frontpage98网页设计》一书的ISBN号是:7-118-01984-4,所代表的意思是:7,代表中国;118,代表国防工业出版社;01984,是书名号;4,是检验码。
从2007年1月1日起,全世界所有ISBN代理机构只发布13位的ISBN。13位的ISBN实际上就是EAN-13条形码,EAN是European Article Number,是欧共体的“欧洲物品编码协会”吸取了UPC的经验而确立的物品表示符号。国际物品编码协会(EAN International)指定给国际标准书号(ISBN)系统的专用前缀码是978。
例如:《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》外封底的ISBN下面就有一个13位的号码
ISBN: 7-301-04815-7
EAN-13: 978-7-301-04815-3
前缀978(代表图书),中间一部分与ISBN相同,最后一位是校验码,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。具体算法是:用1分别乘ISBN的前9位中的奇数位,用3乘以偶数位,成绩之和以10为模即可得到校验位的值,其值范围应该为0-9。
国际标准刊号(ISSN)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(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)的简称,是ISDS(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)国际中心为在该系统登记的连续出版物分配的号码。采用ISS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:期刊、会议录等。
国际标准刊号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297《文献工作—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(ISSN)》。按国际标准ISO3297规定,一个国际标准刊号由以“ISSN ”为前缀的8位数字(两段4位数字,中间以一连字符“—”相接)组成。如:ISSN1234—5679,其中前7位为单纯的数字序号,无任何特殊含义,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位,其数值根据前7位数字依次以8~2加权之和、以11为模数按附录B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。在前缀ISSN与数字之间应空一个字距。
ISBN和ISSN有什么区别
ISBN为是国际标准书号的意思。ISSN是国际标准刊号的意思。ISBN和ISSN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象不同。前者是发给书籍出版商;后者是发给刊物出版商。
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(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)的简称。它是音像制品的国际性的唯一标识编码。目前采用ISRC编码的出版物包括唱片、录音带、录像带、激光视盘、激光唱片等。ISRC的实施必将对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、版权保护、信息交换和市场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。ISRC由国家码、出版者码、录制年码、记录码和记录项码五个数据段12个字符组成。ISRC在联机目录中也可以作为用户的一个检索人口。
索书号是图书馆图书排架和读者获取图书的依据,它的直接体现就是图书书脊所贴标签上的号码。我馆的索书号由分类号和著者号两部分构成,书标上的第一排为分类号,第二排为著者号,例如TU241 /302,其中TU241为分类号,302为著者号。
分类号是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按照某种分类方法给出的号码。目前,我馆采用的分类法是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。
著者号是根据著者的姓名按照某种方法给出的号码。目前,我馆采用的是《中文图书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》,按照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查表给出其对应的号码。
图书排架时,先按分类号排架,同类图书再按著者号进一步区分,这样就集中了同一位作者所著的同一学科主题的图书,方便读者查找利用。同时,在我馆馆藏系统中,每种索书号是唯一的,读者可以据此准确的确定图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,同样方便读者查找利用。 |